自然資發〔2024〕118號
二、強化自然資源科技基礎性工作和重大科學工程建設
基于自然稟賦特征,依托資源、生態、海洋、林草等領域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按統一指標、技術、標準的原則,拓展優化代表性、典型性觀測研究站和本底觀測場的布局,支持業務觀測站網通過升級改造提升服務基礎研究的功能,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長時序定點綜合觀測和站網建設。鼓勵建立自然資源觀測研究站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推進實施自然資源重大科學工程、基礎性工作和科學考察專項。
三、加強自然資源科學數據和樣品的共享利用
自然資源領域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或樣品館要發布自然資源科學數據分類分級和數據、樣品匯交標準指南,動態更新數據及樣品目錄清單,研制高精度、長時序的系列基礎數據集并提升共享服務水平,完善用戶評價反饋與數據使用權益保護機制??萍柬椖砍袚鷨挝唤R交監督考評和匯交數據質量把控機制,向自然資源各領域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或樣品館有序匯交科學數據和樣品,優先推薦匯交完整、質量高的項目負責人申報科技計劃項目。鼓勵科研人員依托平臺研制發布專題數據集,研編系列基礎圖件、圖集、志書等產品。
四、培養造就基礎研究領軍人才
支持一批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與業務實踐的融合中,擔當領銜重點攻關任務,培養造就一批基礎研究戰略科學家。在自然資源領域基礎研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咨詢和重大任務實施中,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使用,培養領軍人才。鼓勵充分利用“科教融合”平臺和政策,給予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專項任務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單列招生指標,培養后備人才隊伍。
五、完善支持基礎研究人才潛心研究的評價考核機制
科學建立長周期、低頻次、差異化的評價考核機制。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重點評價解決自然資源領域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需求的關鍵科技問題的效能和應用價值?;A研究項目重點評價新發現、新方法、新規律的原創性科學價值,注重評價代表性成果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施基礎研究科技人才年薪制。優化實驗技術人才等基礎研究支撐人員的考核機制,支持憑技能提升待遇。建立對自由探索和顛覆性創新活動的容錯機制。
六、發揮科技創新平臺的引領作用
加快創建自然資源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完善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布局,聯合企業共建實驗室,探索部省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落實科技創新平臺“科研特區”政策。圍繞重要應用場景,定期發布關鍵科技問題攻關目錄,鼓勵國家和部級重點實驗室聯合優勢研究力量聯合攻關,定期發布基礎研究成果。
七、建立目標導向與需求導向相結合的選題機制
圍繞國家戰略、資源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形成自上而下的自然資源目標導向和自下而上的科學實踐需求導向相結合的上下聯動科學問題凝練機制。定期發布選題榜單,動態調整,滾動更新,揭榜掛帥、持續攻關。鼓勵科研人員獨立提出科學問題和科學思想,加大支持非共識和顛覆性項目。
八、構建網絡化科研組織模式
以基礎研究重大任務為牽引,實施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發揮自然資源各創新平臺和人才協同優勢,統籌科研院所、高校、應用單位和高科技企業,組建開放、流動、包容、靈活、有彈性的任務協同攻關研究團隊,開展有組織體系化的基礎研究。圍繞重點領域方向和重大科學問題,支持建立課題組群、實驗室群,提升體系化研究能力。
九、發展需求-數據-知識驅動的科研范式
以自然資源數據為基礎,以專業領域知識為引導,以地球系統模擬為場景,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商用密碼等先進技術在自然資源系統性復雜性問題研究上的創新應用,催生新的自然資源研究方向,提升自然資源創新效能。
十、積極融入全球基礎研究創新網絡
推進實施深時數字地球、海洋負排放、深海典型生境、海洋與氣候無縫預報等國際大科學計劃,鼓勵積極參與化學地球、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ICDP)、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等重要國際大科學計劃。鼓勵創建自然資源領域國際性科技組織、聯合實驗室與研究中心等,支持有關國際重要組織、知名科研機構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鼓勵與港澳臺等地區開展高頻次定期交流和聯合申報基礎研究項目。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十一、構建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多元投入渠道
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加強自然資源領域基礎研究任務的布局,設立長周期項目,提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占比。積極推動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自然資源聯合基金項目。推動實施自然資源部年度重點基礎問題和科技項目清單制管理。鼓勵科研院所利用基本科研業務費、按規定可使用的結余經費和自有資金,引導地方、企業和社會資金等,以多元化方式支持基礎研究工作。依托單位應對國家級、部級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平臺提供穩定支持。